大盤走勢圖 掌握台股潛規則

在券商擔任經理的晴朗爸投資股票不靠內線、又沒有研究團隊,只靠自己下苦工研究大盤走勢和個別公司,十八年來,參與過無數飆股的大漲行情,還能夠躲過三次股災,他建議想要看懂股票的人,不妨先從台股指數的歷史走勢圖來研究,從中掌握大盤波動的慣性,增強明辨趨勢的判斷力。

如果想要學習台股的操作,我建議每一位入門新手最好先找一張統計時間超過10年的「台股大盤走勢圖」,因為台股指數的K線圖,就像台灣股市的「推背圖」,時間愈長愈能夠從過去歷史的軌跡中找出「潛規則」,幫助投資人掌握未來的市場走勢判斷。

我在一退伍就開始從事券商營業員的工作,參與台灣股市至今也有十多年了。

一開始就和很多散戶一樣,聽信各路消息,追高殺低,那時候台股正準備上萬點,市場一遍榮景,真的是隨便買隨便賺,讓我常到股市賺錢的魅力。但是民國八十七年,亞洲金融風暴,台股的氛圍詭譎,把之前賺到的錢都賠光了。於是我決定要來好好研究台股,把台灣股市過去的歷史研讀一遍,漸漸地摸索出重大事件和指數波動的關連性。

以下就是我找出的四大類「潛規則」,藉此來作為投資操作的參考指標:

潛規則一:最高點和最低點前後必有大事

過去三年的台股最高點是發生在2008年5月總統大選後,而最低點則是出現在同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,全球股市開始暴跌,直到11月ING集團也宣布虧損,AIG集團也需要美國政府伸出援手,因此大盤再落底。

若再把時間回溯到2000年,當時的高點是10,393,發生在總統大選前,而隔年2001年發生了911恐怖攻擊事件,台股跌到3411點,創下十年來的新低點。通常重大的利多消息,市場湧入的資金與熱情,通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反應完畢,因此不難發現台股停留在相對高點的時間並不長;相反地,如果是有壞事情發生,例如大家熟知SARS事件、911事件、雷曼事件等,市場的疑慮往往會盤旋一段時間,很可能還會再走一小段補跌行情,才會看到底部。

因此從台股過去幾個大波段的高低點來看,投資人在操作時,高點切記不要貪心,因為市場往往都在等待滿足點的到來,一旦高點浮現,相對賣壓就會出籠。至於在股市再往下走時,沒有人可以預知何時才是底部,如果要向下加碼,恐怕要衡量自己的口袋有多少籌碼,以及是否可以承受指數一直探底的風險。

潛規則二:留意選舉,大選前都會作多

從過去歷史走勢不難發現,台股的高點往往都會出現在總統大選前,因此每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,在選舉前一年,政府會的提升民眾對經濟的信心,都會拉台股是,因此四年就會出現一個大循環。除了總統選舉,每三年一度的立委選舉也會有行情可期,而2010年台股一直在8300點上盤整,也是因為五都選舉,政府猛力作多的緣故。

而2012年會有總統大選,以此邏輯來推斷,2011年股市必定有大行情,市場上萬點呼聲高振,不過真正高點,研判可能落在2012年投票選舉前。但是要賺選舉財,就必須要密切留意選舉結果,因為「政黨輪替」會衝擊外資法人對於台灣股市的信心,一旦選舉結果翻盤,資金可能馬上抽離,就像2004年阿扁連任,台股就從7135一路下跌到5255。

潛規則三:5000點以下都是低點,8000點以下都是高點

若把時間拉長,大盤指數有近乎8成的時間,都落在5000點到8000點之間。而我有一個「100法則」,就是「持股比率+大盤指數」相加為100,來隨著指數變動,調整股票部位。

當大盤跌到「5000點」時,對我來說是準備加碼佈局的信號,指數若在往下探底500點,我就會開始買股票,如果台股跌到4000點以下,我的持股比重幾乎是9成,因為根據歷史走勢,跌破4000點的機率不多,很多股票都跌到便宜的價格,例如股本大、股價牛皮的台積電,在金融海嘯後跌到40元,幾乎是10年來最便宜的價格,以去年底收盤股價71元來計算,漲幅也有77%。

相反地,當大盤只要往上漲,每漲一千點我就會開始賣出一成股票,隨著大盤上漲,逐步降低持股。

或許你會懷疑這樣到8000點後,如果台股像去年一樣一路上奔, 甚至有可能達到萬點, 這樣不就沒有賺到後續的漲幅。但是事實上,大盤從4000點到8000點,看似只漲了一倍,但是很多個股漲幅都有5到10倍不等,在分批賣出的過程中,早已賺回成本。剩下的兩成持股,可以說是「無本」,大盤如果續漲,多賺的都是超額報酬。

潛規則四:題材會說故事,泡沫會找題材

在每一次大波段行情中,不難發現,不同階段會有的「最佳男主角」。例如1999年的「網路元年」、2006年是「IC設計元年」、2007年「博奕商機」,2009的「蘋果概念股」,這些當下最夯的題材中,往往都會出現股王、還有飆股。

因此在選股時,如想要跟上行情追漲,不妨就可以從這些題材中,找到最有故事的股票,長抱一季、甚至更久,就會機會跟著題材,讓資產翻身。台股的歷史走勢圖一眼望盡千萬訊息,技術線型會告訴你一切,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從中獲利,要有紀律,嚴格遵守自己定下的遊戲規則。

此外也需要勇氣,不同於盲從的大眾,做到「人棄我取」,反向操作,才能夠在茫茫股海中,找出致富的途徑。(更多精采內容請見訊特刊《平民股神致富攻略》)

晴朗爸 Profile
出生:1961年
現職:券商經理
經歷:高職老師、券商營業員

股票投資SOP

對於台灣的投資大眾而言,最容易接觸到的投資工具是股票,無怪乎台灣的股票開戶人數佔人口的比率居世界前幾名。雖然股票很容易投資,但是要做的好確實很難。股票投資有三項重點:「買什麼、賣什麼」、「什麼時候買、什麼時候賣」、「怎麼買、怎麼賣」。所謂「買什麼、賣什麼」是指投資標的物的選擇,也就是選擇股票;所謂「什麼時候買、什麼時候賣」是指買賣時點的掌握,也就是選擇進場和出場時點,所謂「怎麼買、怎麼賣」是指投資策略的決定。
    依據我長期在資本市場的經驗,以基本分析選股,技術分析決定買賣時點,同時擬定投資策略,是投資股票立於不敗之地的不二法門。基本面是指觀察總體經濟、產業前景和公司經營績效,投資人以基本面找到優質的股票,然後放在自選股中(stock pool),每天觀察技術面的變化,當技術指標出現買進訊號時,立刻擬定投資策略進場買進,並隨盤勢進行修正。當然股市變化無常,所以要懂得風險控管,將損失設定在可承受的範圍內,如此投資股市才能立於不敗之地。

 投資股市,基本面、技術面、投資策略三者不可偏廢


壹、基本面選股
    進入股票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選股,一般投資人在選擇股市投資標的時,常常喜歡追逐新聞,看到利多消息,見獵心喜,積極搶進股票,運氣好賺點蠅頭小利,運氣不好,套在高點;見到利空消息,心生恐懼,亂砍股票,停損出場,痛苦不堪。有些投資人汲汲營營希望取得內線消息,事先佈局卡位,結果掉入市場主力的陷阱。投資人因為不了解股票市場的運作,也不清楚股票新聞的潛規則,往往誤判新聞,做下錯誤的投資決策而懊惱不已。


     所以說基本面選股很重要,基本面選股的方式有很多,可以從報紙的新聞、公司的財報、產業的趨勢和公司發布的消息來選股。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它的盲點,就是「資訊不對稱」,也就是新聞和消息的取的有先後之別,造成不公平的現象。先得到利多消息進場的投資人,早就把股價墊高了,後得到訊息的人只有抬轎的份了,甚至可憐的當最後一隻老鼠。試想公司接到大訂單的利多,最早一定是老闆和業務主管知道,他們肯定會先進場買股,股價因而上漲,接著是公司高層,然後是拜訪公司的基金經理人,接著是記者,最後報紙見報,散戶見利多搶進股票,正給了先前進場買股的人出貨的機會。

另一種選股方式就是用概念股來選股,概念股如果可以成為主流股,投資者就要勇於追逐,投資股市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買進主流股,你的報酬率肯定優於大盤。有些概念股是長線趨勢,有些適合中期投資,有些則是短線操作。總體大盤概念股和產業趨勢概念股就是長線投資的標的,季節循環概念股適合中期投資,市場訊息概念股和個股消息概念股是短線操作的標的。

貳、技術面

掌握買賣時點
技術分析乃藉由研究分析過去價格走勢以及價量的資料,來決定買進賣出的時機。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前提是:雖然時空更迭,但歷史將會重演,因此只要掌握股價變動軌跡是屬於何種形態,就能正確的預測未來之股價走勢。技術分析較側重於投資時機之掌握,技術分析以市場資料為分析對象,分為市場整體資料及個別股票資料等兩大類,不僅分析價格及成交量,也分析各種技術方法。
應用技術分析的目的,在於決定股票的買賣時機,技術分析關心的是股價的變動,而非股價的水準。技術分析著重於探討股市或個股內部的變動,至於外部其他因素的變動則不予重視。技術分析著重於短期股價變動的預測。常見的技術分析方法有K線、價量關係、移動平均線、KD、RSI、乖離率、OBV、MACD、ADL、寶塔線等等。
投資人要了解,股價影響所有技術指標,並非技術指標影響股價,以過去有效的技術分析方法來從事股市投資,並不保證未來也能同樣的擊敗市場,因為超額報酬很可能是隨機出現的,若僅以其偶爾或隨機出現的超額報酬,即據以推論技術分析有效,是有所偏誤的,技術分析方法的投資績效,就短期而言,確實可能有效,但是就長期而言,並不可能持續地擊敗市場。
技術分析另一項嚴重的缺點,在於各種技術分析方法,都在教導投資人,如何選擇買進賣出點。而根據此法,買進、賣出點不斷出現,投資人必須要經常買進、賣出,因此又陷入『短線操作』的迷途。技術分析並非無用,但也絕非神仙丹藥,技術分析是投資股市的操作工具而非全部。

參、擬定投資策略
    在充滿競爭,充滿風險的股票市場,既沒有常勝的將軍,也沒有常敗的士兵。關鍵是要隨著股票市場行情的變化,採取靈活應對的策略。當股市大勢下跌或公司受損失時,不要被損失所糾纏,而應當機立斷,忍痛割愛。一些投資人總存在「不敢輸」的心理,當股票價格上升,賺了差價,興高采烈;一旦股價下跌,總盼望股價能很快上漲,不去分析股票的大勢、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業績,有的還會選擇性的接受資訊,對公司的利多消息擴大解讀,對公司的利空訊息視而不見,其實這樣做只是自欺欺人,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。

    具有賭博心理的股市投資者,總是希望一朝發跡。他們恨不得抓住一檔或幾檔股票,好讓自己一本萬利,他們一旦在股市投資中獲利,多半會被獲利沖昏頭腦,像賭棍一樣頻頻加注,恨不得把身家性命都押到股市上去,直到輸個精光為
止。當股市失利時,他們也常常會不惜背水一戰,把資金全部投在股票上,這類人多半落得傾家蕩產的下場。所以,股票市場不是賭場,不要賭氣,不要昏頭,要分析風險,建立投資計畫。尤其是有賭博行為的人,在買賣股票時一定要建立投資資金比例,千萬不可孤注一擲。
    當你在投資股票時,就要把自己想成是帶兵的大將軍,如何贏一場戰爭;也可以把自己當成是大公司的CEO如何讓公司賺錢,這些都要擬定好作戰計畫或是經營策略,並加以執行。在投資股票時就擬定好計畫,到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,當然投資策略和計畫並非一成不變,當外在環境改變時,策略和計畫就必須見招拆招,進行微調,這些工夫都有賴經驗值得累積。

肆、風險控管
    個人投資股市最重要的是風險控管,風險控管的基本原則是投資人即使在股市大跌時,其投資組合也不會影響到家庭的生活開銷。為了做好此項工作,我們必須對股市投資做總量管制,同時要節制財務槓桿的使用。
   有許多投資人為了一夜致富,向親友或銀行借錢買股票,再向券商融資,在雙重槓桿的影響下,理財的風險快速地增加。台灣還有不少股市投資者也參與股票指數期貨及選擇權的操作,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,只要付出少許保證金即可投入,因此財務槓桿超過十倍以上。倘若這些原始保證金也是借來的,那麼理財的風險就會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,一旦股市崩盤將會大大衝擊你的人生,因此你要心臟夠強才能從事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。
    所以在進行投資前,必須詢問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失敗的後果。我一直反對一般投資者融資買股,更不要拿居住的房屋向銀行抵押借款,避免過度的財務壓力。一般的投資者投資股市的金額最好不要超過可運用資金的一半,例如你有閒置資金200萬,投資股票最好不要超過100萬。畢竟個人理財「爭的是千秋,而非眼前的短暫」。留一半可運用資金在銀行存款,避免讓你的生活過度暴露在股市的風險中。
   此外要有承認失敗的勇氣。很多投資者的行為是將有賺的股票賣掉,讓自己的心情愉快,賠錢的股票則繼續抱著,希望有朝一日股票上漲還本。然而事實上卻是抱越久虧損越多,這就是一般投資人的通病,不願意面對投資虧損的事實。當股市越跌越深時,投資者不甘心套在高點,到處借錢,希望往下攤平降低成本,有親友借到沒有親友,最後甚至破產,以致於房屋被銀行查封。當你面臨上述的抉擇時,寧願儘早承認失敗退出股市,來保住基本的家庭生活品質。



via 財訊雜誌 - 專欄作家張真卿 

台上的禮儀,精準掌握每一個細節,創造感動的瞬間


專注當下,是我們能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。
─ ─ 一行禪師
好不容易想好了要講什麼,也做好了簡報投影片,你以為這樣就可以直接上台了嗎?
當聚光燈打在自己身上,自己是唯一的發言者,台下有無數隻眼睛盯著自己時,很多人會突然發現自己說話結巴、手足無措,連眼睛要看哪裡、人要站哪裡都沒了方向。比方說,你很可能在站上台之後,不自覺地這樣說:「在我開始演講之前,首先我要怎麼樣……。」

記住,站上台的那一刻,演講就已經開始,在那個當下,你要讓聽者覺得彷彿當下整個世界只有你和他。你沒有多餘的心思再去注意其他細節,所以,請在上台前做好充分準備。

眼神交流:與觀眾建立連結
與觀眾保持眼神交流是簡報或演講成敗的關鍵。但是,不能只是快速瞄一眼或只顧著盯著某一塊固定區域(例如,會場後方牆壁),而是必須和現場不同角落的觀眾眼神交留,才能和他們建立連結。

口條:說一下,停一下
用短暫的停頓避免贅字虛詞,例如:你知道、那個、一些、一個、所以、嗯、啊、嘿、嘖、齁。雖然贅字、虛詞像是句子之間的緩衝,但是它們會讓觀眾覺得你不夠篤定、不夠專業。
說一下,停一下的好處在於,講者可以利用停頓的時間整理思緒,決定接下來要說什麼。對於觀眾來說,也能善用短暫的停頓消化講者傳達的訊息。
此外,善用神奇的字眼「你」,展現如同一對一聊天般的熱情。根據統計,TED講者提到「你」的次數多於「我」二倍之多。所以,多用「你」稱呼觀眾,例如問:「你曾經……嗎?」或「有小孩的人,請舉手。」但不要用複數的「你們」。

聲音:咬字清晰、句子短而清楚
如果使用麥克風,請調整麥克風的角度,避免發出ㄗㄘㄙ或P等字首的子音時「噴麥」(聽起來像是麥克風爆音)。如果使用耳機型麥克風,要避免磨擦到臉或衣服,以免觀眾聽起來有雜音。

用語:簡單易懂
盡量使用日常用語,避免專業術語。最理想的演說內容,是讓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可以聽懂的程度。

穿著:比觀眾正式、專業
穿著表示講者對於觀眾的尊重,因此,比觀眾正式、專業一點比較好。質感好的襯衫與好鞋配上西裝外套,看起來就很專業,但是也不要過分講究到讓觀眾覺得遙不可及的程度。

不過,最好事前打聽一下服裝規定(dress code)以免失禮。萬一不知道,寧可穿得正式一點,到現場時還能臨機應變,例如脫下西裝外套或拿掉領帶,即可縮短與觀眾之間的距離。如果一開始就做休閒裝扮,去到現場萬一發現苗頭不對,試圖想要正式一點也無計可施。

位置:面向觀眾,適時移動
許多演講場地的螢幕都是在講者正後方,導致講者為了誦讀投影片內容而背對著觀眾。當講者必須指著或看著螢幕時,可以側身,以肩膀對著觀眾,看完螢幕之後立即轉頭面向觀眾。
你也可以準備一台筆記型電腦放在面前稍低的地方(不要遮到臉),可以面向觀眾,兼顧切換投影片。
走到講台上不同的地方,會比一直站在同一個位置好。當講者想移動到另外一處時,可以放慢動作停下腳步,說個觀點或分享故事;然後慢慢地移動,就定位之後,再度定住不動,分享其他的觀點或故事。
最後,講者還要確定自己「站在聚光燈下」。雖然很多講者以為把燈關掉,可以讓觀眾看清楚投影片,但是這麼一來,觀眾就會看不到講者的表情與手勢。
事實上,觀眾會根據講者的聲音、言語和肢體動作解讀演講內容,如果講者站在暗處,可能會減低訊息的溝通程度,也造成講者和聽眾之間無法連結。
因此,講者必須確認光線能讓觀眾看得到自己的表情,也能看到螢幕投影片的程度即可。

有效傳達:避免讀稿
溝通大師柏特.戴克(Bert Decker)在《互信,來自於先相信別人》(You've Got to Be Believed to Be Heard)一書指出:「讀稿會讓講者看起來很不誠懇、缺乏熱情。」而且,許多人簡報時,只是把投影片上的內容照本宣科地念出來。
如此一來,講者與聽者的距離愈來愈遠,雙方無法建立互動關係,最後導致無法有效溝通、精準傳達的結果。比較好的方法是,讓觀眾一邊聽講者說話、一邊看投影片,才能達到有效傳達、引發共鳴的目標。

資料來源:《
經理人月刊

談判成敗和個性有關,5個檢查點認識自己、找出對策

明明上談判桌之前,已經演練了很多遍可能會遇到的困難,但是為什麼到了對談當下,還是很容易與人爭得面紅耳赤,或是出現「算了」「不要拉倒」的負氣念頭?
日本說話術大師福田健指出,許多人在與人談判、協商時,往往會被壓力、緊張感或對手奪去大部分的注意力,因此就算事前做好再多沙盤推演,「理性」還是很可能被「本性」遮蔽,導致結果不如預期。他指出了5種不利於談判的性格弱點,建議在思考談判策略前,應該先分析、了解自己,才能找出合適的因應之道。

1.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
討厭爭執,一遇上緊繃的場面、受到他人威脅時,就會緊張不安,自己也害怕用強硬的語氣說話,明知道必須反駁對方,卻總是一個字也說不出口。會發生這些想開口卻語塞的窘況,大部分是因為個性較軟弱、文靜或待人客氣所致。

解決方法:
(1)軟弱的人容易滿腦子充滿「如果可以不用談判就好了」的抗拒心態,因而無法全心投入事前的準備。因此,談判前先投入時間和努力,做好十足的準備,奠定自信心,才有能力將談判引導到你所期望的方向。
(2)主動出擊,不要等對方來電;率先提出你希望的談判時間。
(3)提早20分鐘到達談判地點,避免遲到;可再次確認資料、整理服裝儀容,以輕鬆的態度等待對方。
(4)見面時,雙眼直視對方打招呼。

2.輕易妥協
過於重視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,「希望大家喜歡我」,而刻意表現得親切和善,或是為了提高個人評價而讓步。例如,部屬對工作展現出高度熱忱,主管為了不潑他冷水,就讓他擔任專案負責人,結果導致專案無法如期完成,還需要靠資深同事收拾殘局。

解決方法:
(1)一開始就表明自己是贊成或反對。
(2)選擇不同於以往的談判地點,避開雙方熟悉而有親切感的地方,讓對方明顯感受到這次和以往不同,擺出嚴肅而公事公辦的態度,不讓對方有機會攀關係來達成目的
(3)事前確定自己反對的理由,並堅持己見。
(4)做好與對方絕交的覺悟。如果談判對手完全不聽說明,只是一味地要求讓步,就堅定地告訴他,「再這樣下去也不會談出結果,我們直接取消交易吧!」

3.容易發火
切記,在談判時生氣的一方就輸了!大多數人在談判前都會先在心中模擬「理想中的談判對象」或「完美的交涉過程」,做為因應實際談判的籌碼。然而,缺乏耐心的人一旦發現對方的實際行動與想像中的不同,就會湧現「怎麼可以這樣」的埋怨情緒。

解決方法:
(1)試著在感到生氣時緊閉雙唇,並做幾次深呼吸之後,再做出回應。
(2)嘗試反問對方,「不好意思,不曉得我該怎麼做比較好呢?」
(3)如果你是易怒的人,寬容地接納對方不完美的一面,生氣的次數就會日漸減少。
(4)養成「先思考對方為什麼採用這種態度」的習慣。思考可以讓人冷靜下來,還可藉此分析對方的作戰策略,以選擇適當的因應方式。

4.充滿自信不肯讓步
過度自信,就無法聽進他人意見,對於自己反對的議題也不願再討論第二次;或是一旦被人點出自己的缺點,便進入防衛狀態,關起雙耳,對他人的批評牢記於心,不會再對批評者敞開心房。然而,一旦我們掩住雙耳,其實也就斬斷了解決問題的途徑。

解決方法:
(1)聆聽他人的意見,保有「每個人的意見都有可取之處」的態度。
(2)讓步是談判必備要素之一,就算這次談判未果,還能保有下次合作的機會。
(3)如果你是愛面子的人,就算是認可對方意見,也還是會「嘴硬」,不願意誠實說出口。這時候,不妨透過第三者來傳遞意見,或是向對方說明,「我還是覺得行不通,但是有同事滿有興趣的,所以還是請你說明一下吧。」

5.喜歡發表意見,總是說不停
喜歡說話的人應該特別注意,在應該閉嘴的時候務必保持沉默。自顧自說個不停的缺點包括:無法注意到談判對象的反應,錯失對方發出的質問、反對、期望等訊息;對方會感到不愉快;脫口而出的無關訊息,反而變成自身的把柄。

解決方法:
(1)說話要分段落,保留空白。平常可透過練習,保持「必須稍作停頓」的警覺心。例如:「各位同事早安。」(2~3秒停頓)「我叫王小英,來自台灣」(2~3秒停頓)「今天要針對談判力和大家一起研究討論。」
(2)避免為了炒熱氣氛而努力找話題,這只會讓對方覺得過於吵鬧而不愉快,造成反效果。
(3)不要害怕對方沉默。某些多話的人,是因為眾人沉默不語就坐立難安,才會選擇主動說話。因此,有些人會抓住談判對手這項弱點,刻意保持沉默,促使對方中計而說個不不停,不小心洩漏自己的祕辛。

(本文取材自《談判沒那麼難!用對關鍵句型就搞定!》,八方出版。整理 / 張良姿)
資料來源:《經理人月刊》第110期

美國地產大亨 唐納•川普 (Donald Trump):樂觀計畫,也做好最壞的打算

川普是一號傳奇人物,他在投資上幾度大起大落,但生性樂觀,即使眾人看衰,仍堅持參與實境節目《誰是接班人》(The Apprentice)的演出,結果一夕翻紅,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。

不過,川普的樂觀不是一廂情願地忽略事物壞的一面,「
我運用正面思考的力量,同時也理性做好一切最壞打算,保護自己免受不利狀況的波及。」 
有次,川普向賓州中央鐵路公司買下康曼德酒店,這是一個極具風險的交易,如果失敗,這筆投資將使他一無所有。所以,打從一開始,川普就設法把風險降到最低。他讓跟這筆交易有關的每一個單位,包括銀行、鐵路公司和紐約市政府相信,他是最有能力使該地區起死回生的人。 
果然,川普獲得獨家購買酒店的選擇權,還得到市政府減稅優惠,並幫他尋找資金、找到飯店管理公司經營酒店,這樣就不必投入太多現金了。川普提醒,正向思考很重要,但生活中總有無法掌握的狀況,你未必總是能如願做成生意、說服客戶、打贏官司。而要讓自己信心堅定的唯一方法就是,做好最壞的打算!

高估支出、低估收入,萬無一失的預測法

做計畫時,我們常會為了說服自己採取行動,而做出過度樂觀的預估。這種低估風險的傾向,反而會使我們在採取行動後,陷入進退兩難。 因此,做計畫時,尤其在財務預算方面,應該要先設想最壞的狀況:先低估收入,例如預見金融風暴、發生地震的狀況,把營收降到最低;再高估支出,調高成本與費用 這樣一減一增,通常會得出一個不可行的財務計畫。然而,這也是考驗的開始:你要降低成本、改變計畫,傾全力去解決這個最壞的狀況。如果壞狀況得以被控制,這個計畫轉為行動後,幾乎就萬無一失了。

本文摘自2014年1月號《經理人月刊》「成功CEO的26個習慣」,資料來源:《經理人月刊》第110期

去面試總是被狂拷問?那試試反問面試官這 5 個問題

via TechOrange

大概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之一就是去「工作面試」吧!
但是,大家都不知道,面試其實是個雙向道。
不是只有僱主有特權可以一直不斷的拷問你,你是公司選擇來面試的候選人,你也該適時的替自己發聲,問一些關於公司、職位、和市場趨勢的問題。
雖然要開口發問你深埋心中的問題滿恐怖的,但其實你不需要害怕發問這五個引人深思的問題,因為這五個問題會幫助你得到重要的資訊,讓你有機會成為雞群裡的「鶴」。
  • Q1:在這個職位上工作,最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?
問這個問題會讓面試官看到更多,他們不會再專注在你履歷上寫的東西,而會正視到你的人格。
如果你的履歷並不完美,這個問題會把面試官導向你的人格特質,這時候你就可以用你的好特質彌補履歷表上的不足。那如果你的履歷表已經非常棒了,面試官也會因為你問的這個問題,思考到你能為這個職位帶來怎麼樣的特質,這時候就是你表現的時候了。
更重要的其實是,你可以藉由問這個問題了解這個職位適不適合你。如果面試官告訴你的答案是「自動自發」、「創業、創意性質」,那這個職位可能需要一個能夠獨立工作的人。相反的,如果面試官的答案是「擅交際」、「愛合作」,那這個職位就需要一個更外向的人,也愛團體合作。
了解你應徵的職位需要什麼特質非常重要,這樣你才能更了解你即將進入的工作環境,也能了解你適不適合這樣的工作。
  • Q2:你喜歡在這裡工作嗎?
這個問題會讓面試官稍微卸下心防,而他們的回答也會透露出很多事。
如果面試官很肯定的說:「喜歡啊。」甚至面帶微笑、帶著熱忱的雙眼,滔滔不絕地告訴你一堆原因的時候,就是個好兆頭!你可能選對工作了!那如果面試官有點尷尬,又不敢正眼看你時,大概就是一種警告,或許你該想想換個更好的公司。
這個問題會讓整個面談更豐富、也比較不會這麼嚴肅和尷尬。雖然問這個問題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,但這讓面試官有機會談談自己的經驗,我相信他們會很樂意這麼做。
  • Q3:你覺得我有任何特質、技術能力、或背景是不適合這項工作的嗎?
如果你沒有被錄取,才問這個問題。
了解公司為什麼沒有錄取你是很重要的,可能面試官會直接講出你一連串的缺點、或你剛說錯了什麼話、甚至直接告訴你,你沒達到公司所要的期望,等等。
答案可能很赤裸,會讓你傷心好一陣子,但對你會非常有幫助。問這個問題可以顯示出你是個可以接受有建設性批評的人,也願意不斷的改進,雖然你不會是在這間公司內改進或進步,但很難說啊!說不定他們就因此錄取你了。
  • Q4:為什麼這個職位會開放徵才?這是個全新的職位嗎?還是有人離開了?
這問題可能有點太直接了,甚至可能會戳到公司不想講的點,但是查出公司為什麼會開放這個職位的徵才非常重要。
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公司在擴大和升級,那就太棒了!但如果面試官有點含糊其辭、給你的答案很迂迴、或是直接轉移話題,那可能就有問題了。
有開放的職位不見得就代表公司可能有些問題,或不是很令人滿意,藉由問這個直接的問題也比較有機會得到直接的答案。就算答案有點迂迴,那你也可以大概猜出公司是不是很常裁員、或是公司的離職率很高。
  • Q5:在這個職位工作,未來會面對到怎樣的挑戰?
這問題可能令面試者不太舒服,因為他可能必須對於這個職位,說出較負面的觀點。
問這個問題真的很恐怖,會讓別人很尷尬,但這是你該為自己爭取的,畢竟這可能是你未來要面對的工作。每個職位都不能完全稱心如意,挑戰也可能是好的,因此,別害怕問這個問題。
延伸閱讀:
如果來面試的工程師有這五大特質,別廢話了,立馬 hire 他 /她!
什麼!找工作還要回答這個?科技巨頭公司的面試都好跳 tone 
給面試官們:面試過程是一段對話,不是審問

16檔台股防震 高現金殖利率股

記者曾萃芝/台北報導


 台股9千關前震盪,專家說,高檔風險增加,選擇現金殖利率高於5%、法人也出現買超的標的,如華固等16檔,將是「進可攻、退可守」的策略。

 這16檔個股除了華固外,還包括:春源(2010)、創見(2451)、華碩(2357)、志超(8213)、光罩(2338)、牧德(3563)、群光(2385)、遠傳(4904)、第一保(2852)、全漢(3015)、喬福(1540)、允強(2034)、矽創(8016)、海韻電(6203)、群聯(8299)。

 台新投顧總經理莊明書說,目前台灣五大銀行1年期平均存款利率1.36%,在考量存股配息必要成本後,殖利率逾5%個股,對著眼股息收入投資人較吸引力。高殖利率雖是重要挑選標準,若著眼長期穩定配息能力,就得把產業穩定性、公司競爭力也列入考量,如因一次性業外利益挹注,配息能力只能暫時拉高、不具持續性。

 顏榮宏說,能配發高股息公司,通常都屬營運穩定產業龍頭股,也顯示獲利面良好、現金流量充足,財務體質相對較佳,較耐震,股價表現也相對較平穩。現階段聚焦有業績成長性高殖利率股,如大盤受國際風險壓回,尚有股息保護,若多頭續攻,有機會股息、資本利得兩頭賺。

 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說,台股目前波段漲幅頗大,正值高檔震盪區,高殖利率股代表本益比很低,值得在現階段投資,但投資高殖利率股也須挑選業績未來成長性佳不會衰退者,免得「賺了股息賠了價差」。

 毛仁傑說,尤其目前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僅約2.7%,銀行定存利率僅約1%,在此低利率環境下,投資績優高殖利率股是可邁進方向,且投資績優高殖利率股若屆時股價上漲,還可賺股價價差利得,若不幸台股回跌,該等族群具抗跌性,等同「一魚兩吃」、「進可攻、退可守」雙贏機率大!

 聚揚證期分析師湯順魁表示,台股第二季邁入上市櫃公司股東會旺季,除了有融券軋空行情,因目前配股政策都已出爐,高股息股利公司更受到法人資金青睞,因此台股將開始啟動除權息行情,其中符合近期法人買超、現金殖利率高於5%和股價處於基期低為選股首選。

日期:2014年04月14日